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——中药起效比西药慢,甚至有些医务人员也这样认为,给大家造成了很大误解。人们生了病往往先看西医,吃西药、输液、手术……到了久治不愈的时候,才会考虑去看中医。
中药起效真的比西药慢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麻黄汤出自《伤寒论》,用于治疗风寒束表,症见恶寒发热,已有上千年历史了。麻黄汤的使用原则是“中病即止,不可过服”,一般一两剂药即可解决问题。临床上用于急、危症治疗的中药制剂更是不胜枚举,如速效救心丸、复方丹参滴丸、安宫牛黄丸、苏合香丸等。近代以来,由于中药汤剂存在服用不方便、口味不易被广泛接受和中医理论晦涩难懂等情况,治疗急危症的中药慢慢退出了主力军,逐渐被西药和医疗器械所取代,人们也接受了这种观点,但这并不代表中药起效慢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的道理。
而中医则以“阴阳五行”为理论基础,将人体看成是“气”“形”“神”的统一体。中医理论认为,任何疾病的发生、发展过程都是由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,引起阴阳偏盛偏衰,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的结果。中医通过“望闻问切”四诊合参的方法,探求病因病机和人体内五脏六腑、经络关节、气血津液的变化,判断邪正消长,进而归纳出患者的个体证型,以辨证论治为原则,确定治法,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。因此,中药起效快慢与中医师的诊疗水平、遣方用药的经验有很大关系。
中药材要应用于临床,需要被制成各种剂型。对于中药剂型的用法,古人总结为:“汤者荡也,去大病用之;散者散也,去急病用之;丸者缓也,不能速去之,其用药之舒缓,而治之意也。” 中药剂型不同,起效快慢有别。
汤剂是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后饮用的液体剂型。中药汤剂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,是中医应用最早的一种剂型。汤剂组方灵活,制备简单易行,可随证加减,适用于病情较急且亟需荡涤病邪或扶持正气的疾病治疗。比如,桂枝汤解肌发表、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、独参汤补虚固脱等。中药汤剂也是中医临床使用最多的剂型。
散剂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粉碎并混匀制成的粉状药剂,是中成药的基本剂型。散剂具有起效快、吸收度高、剂量增减方便的优点。中医临床常将散剂应用于脾胃病的调理和某些气机紊乱疾病的治疗,如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、逍遥散疏肝解郁等。散剂既可内服,也可外用。中医外科常用的散剂有生肌散、金黄散等。
丸剂是指将药材的细粉末或提取物加水、蜂蜜、面糊或蜂蜡等合适的黏合剂拌制成的类球形制剂。常见的丸剂有水丸、蜜丸、水蜜丸、糊丸、蜡丸等。丸剂一直在中药剂型中占有重要地位,我国最早的丸剂见于先秦时期的《五十二病方》,最早的丸剂理论则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即 “药性有宜丸者”。丸剂服用简单、携带方便,更具有作用持久的特点,因此临床一般将其用于慢性疾病或虚弱性疾病的调理,如人参养荣丸调补气血、安神补心丸补血安神等。此外,某些有毒或芳香走窜等中药材制成的丸药可用于急危重症的治疗,如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、苏合香丸芳香开窍等。
膏剂也是常见的传统中药剂型之一,有内服和外敷两种。内服膏剂又称膏滋,通过向浓缩的药液中加糖或蜂蜜制成,具有服用方便、吸收快的特点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大乌头膏、猪膏发煎是对内服膏剂最早的记载。外敷膏剂通常称为膏药,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的药物剂型,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涂展性,多用于皮肤、疮疡,以及内科、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“马膏”外用的记载。
“上工”又称“大医”,即指杏宇良医。“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”这句话不只是强调“重在预防”,而是体现了一种治疗策略。比如,咽喉有点干痒时就服用银翘解毒颗粒;经常叹气说明肝气不舒,可以服用逍遥丸调理。此“未病”与平常健康之人“无病”有别,即有患病因素存在,将病未病。高明的“上工”能预见和分析出“将病”的各方面因素,从而防其发作。同时,“上工治未病”包括未病先防、已病防变、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,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,还要防病;不但要防病,还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,并且在病变未产生前就想好能采用的救急方法,这样才能掌握治疗疾病的主动权。
总之,中医治病要做到“见微得过,用之不殆”:在疾病初起时便能知道病邪所在,及时进行治疗,防止病情发展到沉重或危险的境地。
内容来源: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《中药吃对才健康——这样用中药更安全更有效》
原标题:《中药起效一定比西药慢?这样想就错了,赶快来看看哪些中药起效快!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