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!国务院医改办开会:这个省“在岗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年均增幅97%”!

  汤丸系列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8-12 22:16

  11月26日,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,继续介绍近年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医改典型经验。

  会上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、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介绍了安徽、福建、湖南、重庆4个省份的综合医改进展情况。

  其中在坚持健全卫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方面,薛海宁总结四省份医改典型经验如下:

  安徽: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,赋予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,打通用人选人的“绿色通道”。

  福建: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现全覆盖,在岗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约9.7%。

  重庆: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,合理确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薪酬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实行县管乡用、乡聘村用,稳定基层医生队伍。

  其中,福建省的“在岗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约9.7%”引起了小院的关注。

  那么在这场医改浪潮中,福建省是如何做到通过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,实现在岗医生平均收入大幅增长的呢?

  会上,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、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闽红介绍了福建省的典型经验做法——“三明医改”。

  一是实行党政“一把手”医改负责制。通过医改领导小组、深改委、医管委等平台,及时解决医改难题;强化考核监管,至今已连续6年将医改重点任务纳入省政府对设区市的绩效考核,并将考核结果与项目、财政补助等挂钩。

  二是不断完善医改政策体系。按照“治混乱、堵浪费,建章程、立制度,强公卫、大健康”的“三步走”战略,蹄疾步稳推进医改;2018年,《关于深化“三医联动”改革的实施意见》的出台,进一步将“三医联动”改革经验上升为体制机制;2019年,出台深化医改“1+8”文件,再次打出一套改革“组合拳”。

  三是持续加大医改投入力度。近年来全省医改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1.3%,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增幅;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2015年26.1%下降到2019年24.1%,群众负担总体有所减轻。

  杏宇

  一是改革药品耗材采购使用机制。建立采购、配送、监管、结算一体化平台,推行“两票制”、带量采购等创新举措,全省药品货款医保统一结算率达99.2%。

  二是不断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。建立职工医保基金省级统筹调剂机制,有效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;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管理,实现家庭共济;建立医共体医保打包付费机制,促进服务模式向“以健康为中心”转变。

  三是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。按照“先平移、后理顺、再优化”原则实施调价,通过价调和综合控费,全省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,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24.6%提升到2019年30.3%,其中三明市已达40%。

  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。率先实现薪酬制度改革全覆盖,在岗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约9.7%。推进临床路径管理、医保支付方式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等改革,提升医院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水平。第三方评价的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
  1.打造高地。在实施医疗“创双高”的同时,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和福州滨海新城医院列入国家首批试点。

  2.促进联动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牵头医联体建设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全省覆盖,首批试点县域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达60.6%,较改革前(2017年)提高0.8个百分点。

  3.筑牢网底。结合世行医改项目实施,全省95%的县域医疗技术中心建成投用,全省93%的村卫生所完成标准化建设,并基本实现医保“村村通”。

  三是推动医改向公卫体系拓展。去年,率先开展省疾控中心综合改革和三明市医防融合试点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,医改政策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作用,患者治愈率达99.7%,成为全国第三个本土患者清零省份,并持续保持无本土新增病例。深入实施健康福建行动,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全省常住人口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7.04岁提高到2019年78.12岁,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  总的来看,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到在岗医务人员收入大幅增加并不是“空穴来风”和“面子政绩”。政府狠抓医改,不断摸索改革完善医改机制为医改成绩垫定了政策基础,而改革药品耗材采购使用机制,稳医疗服务价格让医疗服务收入大幅增加,在加上全面落地薪酬制度改革,种种铺垫才能真正让医务人员打破大锅饭实现多劳多得……

  前有江苏省官宣“基层卫生人员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0万元”,后有福建省“在岗医务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约9.7%”,国家召开的医改经验介绍会,让我们看到了各省优秀的医改举措。作为基层一员,小院在羡慕的同时,也期望这样的好消息能遍布全国,所有医务人员的收入都能“劳有所得”!